6月19日,由天合元氢等11家单位联合高工氢电产业研究所(GGII)共同编写的《2024中国绿氢产业发展蓝皮书》(下称“蓝皮书”)在常州氢湾重磅发布。本蓝皮书是一份集产业研究、技术分析、市场预测为一体的全面性报告,共分为产业发展背景、技术现状及趋势、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绿氢示范项目分析、投融资分析、总结与归纳、代表性企业介绍等七个章节。通过详实的数据对中国绿氢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深入剖析,为行业从业者提供一份全面而有价值的资料。
碱性技术路线占市场主导 HYDROGEN
现阶段在制氢技术方面主要有四大技术路线,碱性、PEM、AEM和SOEC,而碱性路线市场占比最高,成为目前国内市场的主导路线。
2020年以来,绿氢项目拉动大型电解槽需求,碱性电解槽朝着大标方、高电密、低电耗、宽负荷、轻量化的趋势不断发展;从碱性电解槽结构来看,目前主要分为圆形带压、方形常压两种。从碱性电解槽核心材料选择来看,目前以PPS隔膜和雷尼镍电极应用为主,部分企业推出搭载复合隔膜、新型高电密电极的电解槽,但实际表现仍有待验证。电解槽极框主要采用碳钢镀镍的形式,但碳钢材质较重,目前已有企业推出非金属极框,目前非金属极框多在小标方电解槽上率先应用。从技术指标来看,实际运行的1000Nm³/h碱性电解槽电流密度仍集中在2500-4000A/m²,直流电耗在4.3-4.6kWh/Nm³区间。
天擎系列产品项目现场
致力于提高制氢系统整体效率 HYDROGEN
公司研发的天擎系列碱性电解制氢系统列具备30%-110%宽功率波动的制氢能力,配合独有的控制技术,更好的适配可再生能源电力。“天擎”系列碱性电解槽安全稳定,产品交付后已安全运行一年,实现运行期间无打火、无短路、无泄露的无故障运行,30%负荷工况下平稳运行8小时以上,得到市场充分验证。
在发布现场,天合元氢研发中心负责人李丹博士,也向大家介绍了天合元氢的技术发展方向,公司针对核心材料的设计进行专项攻关,提高电极稳定性,提高隔膜亲水性,降低系统整体能耗,拓宽电解槽负荷能力,已支撑大化工应用场景下设备频繁启停的实际需求,提高响应速率,系统化提升制氢系统的整体效率。
天合元氢研发中心负责人李丹博士发表主题演讲
天合元氢获氢电产业TOP100 HYDROGEN
天合元氢自2021年成立以来,专注产品质量和技术革新,在保证已交付项目平稳运行的同时,并未停止对新技术新材料的关注和创新。2023年扬州生产基地奠基开工,近150亩占地面积涵盖目前最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CNAS实验室、20MW实测平台等设施。2024年5月,天合元氢与扬州经开区、扬州大学联合成立氢能产业研究院,共同聚焦氢能技术开发和产业链延申,探索氢能发展方案。
天合元氢获2024高工氢电评选的“2024氢电产业TOP100”碱性制氢装备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天合元氢将持续投入研发,发力核心材料创新突破,坚持严苛产品质量,布局全球本土化服务,为全球氢能行业的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