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年第二十届中国太阳级硅及光伏发电研讨会(CSPV)在深圳召开。这是我国硅材料及光伏发电方面最重要的学术会议,汇聚了来自国内外光伏企业决策层、技术高层、科研院所、政府部门、协会、市场分析公司、媒体等近1000位与会者。天合元氢能副总裁、首席技术官卞铁铮博士受邀出席会议并发表演讲。
卞铁铮博士表示,得益于政府政策、市场需求、技术迭代和产业链协同等,中国光伏产业已驶入高速发展的快车,并预计在未来几年将保持快速增长,维持装机容量的全球领先。据统计,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预计在390~430吉瓦(GW),中国光伏新增装机预测为190~220吉瓦(GW),维持在高位平台。同时,全球光伏产业也因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而市场竞争力增强,特别是在中国、欧洲和美国的政策支持下,光伏能源将成为可再生能源增长的主导力量,新兴市场的崛起将进一步推动全球光伏产业的发展。
然而,这一增长也带来了一系列电力消纳问题。包括电网结构薄弱、跨省跨区输电能力不足、分布式光伏接网承载力有限、电力供需时空不平衡、弃风弃光现象严重以及配电网承载力不足等问题。从2021年到2024年一季度为止,中国弃光量为117.42亿千瓦时。在这一背景下,氢能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氢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具有高能量密度、可持续性、储量丰富、零污染等优点,可以作为储能介质,提高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和消纳能力;还可以作为跨省跨区输电的补充,通过氢储能技术实现大规模的“电—氢—电”转化利用,减少对外部能源的依赖;同时可以作为电力系统中的灵活性资源,提供热、电、氢多元能源联供,增强新型电力系统的抗风险能力。
卞铁铮博士在会上提出了未来新型能源体系的设想,即建立以绿色氢基能源为主的多元化能源消费结构。他表示,新型能源体系将以新型电力系统为核心,以化石能源为兜底保障,以氢基能源为介质、推动电力系统与非电能源协同发展,能源创新产业链与供应链深度融合贯通的能源体系。随着2030年碳达峰目标的逐渐逼近,这一新型能源体系将在现有能源体系的基础上不断升级演进和变革重塑,逐步构建起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并以“氢基能源”为首,引领新型能源系统的全面发展。
天合元氢提出的光储氢一体化解决方案,旨在通过以新能源电力制氢来促进新能源消纳,以新能源发展促进建设成本下降,以建设成本降低促进电价下降,以电价下降提高绿氢经济性,形成新能源产业链的良性循环。天合元氢扬州生产基地的正式投产,为实现光储氢一体化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和保障。扬州基地配备了全球最大的全自动碱槽生产线,搭建了10MW装备测试平台、氢能领域CNAS实验室等先进设施,是集产、学、研、检为一体的综合氢能装备制造基地。天擎系列作为旗下核心产品可以满足市场对于高效、可靠氢能设备的需求,将为氢能产业的规模化和商业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展望未来,新能源制氢行业将迎来技术多元化、成本降低化、市场扩大化的发展机遇。预计到2030年,中国制氢行业的总市场规模将达到约500亿人民币。在这一过程中,光储氢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于推动能源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