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由亚化咨询主办的2025生物质气化与下游绿色产品论坛在吉林白城召开。来自产业各环节的专家探讨了绿色氢能、绿色甲醇、生物质气化,以及下游绿色衍生品的工艺技术、政策市场、绿色认证等问题,天合元氢战略生态部负责人吕宏强受邀发表主题演讲,阐述了新能源市场化背景下,天合光储氢一体化解决方案对绿色氢氨醇生产提升和成本优化上的巨大作用。
创新“三层“解决方案
截至2024年底,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约14.1亿千瓦,占全国电力总装机规模40%以上,已超过煤电装机。消纳问题日益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 。文件明确了推动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面由市场形成。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在此背景下,亟需大规模、可调节、高灵活性的消纳途径。可再生能源制氢氨醇无疑成为最佳的消纳途径之一。但传统甲醇合成等下游化学品生产是典型的化工流程,直接与可再生能源制氢、生物质气化耦合会面临原料和用能稳定性,系统成本,绿色属性等瓶颈问题。
天合“光储氢一体化”解决方案,通过园区、系统、设备三个层级的解决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以“灵活性来应对灵活性”。
园区层面根据当地资源禀赋,规划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储能、电解制氢、储氢、生物质气化、下游衍生物规模,实现容量配置的优化方案。
系统层面构建区域微电网和能源调度平台,最大化利用光伏、风电等低成本绿电。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减少项目的原料和用能排放,确保了下游产品的绿色属性,实现新能源本地消纳最大化。同时能够实现项目碳资产和固定资产的全面数字化,为后期绿色认证和碳交易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
设备层面通过天擎二代电解槽在材料和结构领域的突破,实现了对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响应,同时兼顾宽负荷下的高效率,模块化组装,智能运维。对系统的灵活性和安全可靠提供有力支撑。
不浪费每一度绿电
经测算,碳税每上涨10元/t,绿色甲醇氢价平衡点可以提高0.22元/kg。这意味着,当电价达到0.1~0.15元/kWh、碳税70元/kg时,绿色甲醇基本能够实现平价。这意味着,在我国新能源市场化与碳市场扩容的背景下,项目能否有效统筹碳资产和低成本绿电至关重要。
天合集团提出的“光储氢一体化”解决方案,通过最大程度提高绿电使用比例,提高绿色属性降低用能成本。在光伏系统侧,实现可观、可测、可调、可控;在储能系统侧,可根据光伏出力、负荷变化、实时电价等信息,优化调整充放策略;制氢侧协同储氢装置根据天气预测、上游生产情况灵活调整负荷。系统侧通过数据预测和自学习优化实现智慧能源管理平台的实时迭代。统筹源网荷储各环节,对减排量,绿证等绿色资产实现精细化管理,不浪费每一度绿电。
未来天合元氢将致力于以“降碳”为核心 以“光储氢”为抓手,助力绿色氢氨醇行业形成经济高效、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